基地位於台灣邦交國海地,近年來遭遇天災、疫情及政局與社會動盪。本案為外交援助之建設,規劃整體校園發展與在地自然環境結合的方向與願景,並保留後續擴充的可能性,期望提供安全完善的教育環境。
淌流綠意的校園場域
校園整體開放空間以中軸大道為主動線串接,利用中美洲常見的棕梠樹做為全區焦點,複層花園亦由中軸淌流延伸至教學空間,讓使用者行走於校園間或在此休憩時能感受到充滿綠意的校園環境;而在動線接至教室之前我們提供一個彈性共融的休憩空間,做為中軸的「動」與教室的「靜」之間的緩衝,滿足不同屬性的校園活動與其之間的銜接。
延伸至戶外的教育空間
教室前方藉由建築之間的佈設圍塑出可活動的中庭綠地,除提供學生的集合遊憩,我們也在周圍配置菜園、果園等食農教育場地,增加提供食物可能性的同時也創造從教室延伸到戶外的教學啟發空間。
校園生活與環境的互動
以可食校園做為規劃設計的願景,設計方便老師與學生利用的單元式農園模組,並帶入環境循環再利用的理念,將堆肥場配置於鄰近但不干擾農園與餐廳的位置,讓在地學生除了在教室及書本上學習外,也能在校園生活中實際感受到與環境的互動。